李泛:以中华美学精神呈现丝路影像
2023-01-01一、立象以尽意 寻找中国方言式表达
凡作传世之文者,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。摄影是以相机为媒介、以思想为基础的框取过程。摄影创作就是记录这一时代的发展,在冲突、矛盾中寻找影像的表达方式,在表达过程中传递一种理念。技术是先决条件,你必需先掌握技术,能够用技术表达你的思想。但是,一幅作品单纯依靠技术完成,那么必然造成其思想性的缺失。好的作品是看不见技术的,但技术是存在的。不能错把技术当艺术。技术的精湛和新颖以及炫技的心态,恰恰可能毁了一幅摄影作品。影像的震撼力,并不是来自镜头的没有道理的随意夸张等等,其视觉冲击力,也不是来自于外在视觉形式的变化和镜头的表现形式,而是来自于被摄物体,她的精神世界对你的感染力。
好影像是有感而发,拍心中之“像”。要达到相由心生,需要拥有完整的储备,方能达到人机合一,天人合一的状态。影像上的神来之笔来自于现场的把握。摄影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影像的现场掌控力。艺术家,应该有透视机的本领。如果有这种本领的话,别人看不到你看到了。被摄对象在即兴瞬间便会激发你所有的艺术灵感,从而达到与被摄对象心心相印的状态。内心世界的捕捉,要比炫技难。
创作与表达要打开思想,不能就摄影而摄影,光是摄影的营养是不够的,看看美术,美术的历史确实长。所以,必须要跳出摄影多看,不应该被一个人的思想把你影响了。摄影不能集体照抄现实,我们不仅要记录本身影像,同时还要用新的一种视觉方式来改变,比如裸体的语言表达方式。裸体语言最朴实无华,朴实无华的影像要用最好的方式、语言呈现出来,才能打动人。如果影像不能打动人,这个影像是不完整的。
诗文随世运,无日不趋新。艺术家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,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。摄影就是这样,模仿永远是模仿,就像模仿秀一样,你超越不了。所以我们今天不是想模仿,而是想超越,超越是硬道理。摄影艺术是舶来品,如果我们始终跟着西方人的步伐,是永远跟不上的。
中国的美学语言表达,有别于西方。西方的表达方式很直接,是直述式的,中国则比较含蓄。能不能用中国自身的含蓄的、更加厚重的美学语言来进行影像表述,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,在尝试寻找中国方言式的摄影方式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和艺术的水准,用东方的审美情趣和东方式的影像表达方式,植入我们的思想,表达我们的情感,创作出中国方言式的摄影,即具有中华美学风骨的摄影作品。我们每个摄影师都要形成一种弹性的自我表达语言及方式。
破则新,新则立。艺术不能结壳,艺术也不能有影子。艺术的结壳,就意味着你就没有创造性了,一成不变作茧自缚了。你必须不断打破自己的拍摄理念,同时打破常规的视野和视觉欣赏模式,建立新的更为陌生化的视觉语言和影像表达方式。如此循环往复,应该是一个优秀摄影师永不止步的自我追求。一个摄影人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,思想不落伍,观念不守旧,在生活和社会中印证你的思想观念和你的思维方式。当然,摄影师要能够不断出新,不断挖掘出思想深处的东西,是不容易的。
摄影师必须升级,让影像摆脱常人关注的视角。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师,没有门槛,就看谁的捕捉力、感受力、对事件的把握、影像的表现力更高。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品格的较量,还有发现的眼光。艺术家最大的本领就是发现,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。影像既本真又回归,同时又能抓人眼光,这是摄影最高的境界。
二、扎根人民记录时代 在生活中积淀艺术
列宁说:“艺术是属于人民的。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。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。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、思想和意志,并提高他们。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,并使他们得到发展。”人民生活是艺术原料的矿藏,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活水。艺术创作的鲜活正是从人民生活中来,创作要在现实生活中积淀、提炼。
真诚的影像来源于自然,植根于生活,人是永恒的主题。作品有生活则大,无生活则小。影像应该回归自然,回归生活,探寻原汁原味的生活与自然。当我们深入到生活一线,当我们的影像贴近生活的时候,影像才会重生;当摄影回归生活,才能拍出原生态摄影,才能拍出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体温的作品。离生活越近,离艺术越近。所以,我提倡原生态摄影,蹲点调研,解剖麻雀,让摄影回归生活。我们到哪个地方去拍专题,一定要蹲下来深入拍,直到满意为止。不是脚步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就算深入,是生活的深入,是理解的深入,是情感的深入。
报道是真实的事件的非典型瞬间,而当它被升华为文学创作后,就成为艺术了。摄影也是这样的,要上升为艺术,必须要提升,要来源于生活,但一定高于生活,不仅仅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,更要让影像记得住乡愁。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书写时代进步,记录人民伟大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。审视一个时代的发展与成就,艺术作品是最好的载体与观看方式,尤其是以直观、生动、形象见长的摄影。
如果说,一张照片就是一句话,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,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历史。那么这一张照片能够表示这么多的内涵,这应该是最有影像价值和力量的。所以,我们的摄影创作要能感国运之变化、立时代之潮头、发时代之先声。如果,今天的影像成为明天的垃圾,这不是一个好现象。今天的影像应该成为明天的历史,成为一个好的影像,留存在人类历史的文献档案库,这才是非常好的。
凡是好作品,都不是某个人的,它是属于历史、属于全人类的。当今很多人都以快餐式的表现方式记录影像,吃饱就完了,下午就把中午吃的忘了。我常说三句话:在快餐文化中寻找经典,在塑料时代寻找质感,在浮夸年代寻找内涵。其实就是我们如何在快餐式影像时代去寻找经典,捕捉经典。
当然,摄影尤其是经典作品,要想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,浑然一体气韵生动,摄影师不仅要有其卓越的表现技巧、娴熟的影像造型能力和独特的表达风格,而且要有独到的见解、眼力,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,只有具备上述能力的摄影师才有可能创作出反映时代发展的、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。
三、传播中华美学 讲述丝路故事
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,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,展现中华审美风范。所以,作为摄影师,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的勇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,通过摄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华美学。
众所周知,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于他国的国家文化和民族特色符号,这些文明印记是各国各民族得以延续及发展的精神活泉。作为具有千年文明史与文化积淀的中国,民族众多,民族特色浓郁,传统文化特征强,是我们摄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不竭源泉。然而,在时代变革与发展中,我们逐渐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民族特色符号与传统文化。许多摄影人也不屑于记录这些消逝的文化遗产,不屑于我们的审美文化与美学精神,在拷贝、跟风中,淹没于西方摄影浪潮中。
其实,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最具魅力和竞争力的。在频繁的国际交流中,我发现,最终还是带有民族符号的,带有视觉表达力的,能悬挂的最有市场与传播力。为什么?因为包含民族文化符号的影像最有韵味,最独特,最能承载文明,这样的影像才能够进入殿堂。殿堂就是庙堂,我们作品需要具有“庙堂之气”,能够挂到墙上。这样的作品,观者看了才有精神滋养,也能让国外民众在观赏中,在审美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,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
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今天,地域要识别,语言要识别,文化要识别,才能寻找到差异感与独特性,而这种差异感很快就会消失,以致趋同。曾经,有一位老学者看了我的《放羊的彝族人》后,写下了这样一句话:一件披衫,一个民族,一披就是几千年。这句话把一个民族几千年就概括了。当放羊人脱掉披衫,就意味着把几千年的历史脱掉了。所以我希望赶快把这一切记录下来。
这些年来,我关注丝路沿线国家文明和民族文化,坚持中国式摄影表达,拍摄了大量反映当下少数民族特色和异域文明的丝路影像,比如《中国彝人影像志》《中国云南乡村信仰》《塔吉克人生活影像志》《最后的沙漠村落》《同心: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》《维吾尔族民居遗产高台纪事》《丝路玉石和田老城纪事》《荒原生灵》《后三峡人家》《三秦大地的守护神》《陕西传统窑居地窨院纪事》《恒古苍穹》《跨越喜马拉雅的梵音》等,记录下了即将消失和正在消逝的文明,这些影像文本将为后人研究提供资料,让人们看到20、21世纪 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状态,为人类学家,历史学家提供珍贵的影像文本。
对于摄影作品而言,无疑创作内容是首位,也是第一要义,再辅之以个性化表达方式。而且,只有内容与形式二者相得益彰,才能创作出言简意赅、凝练节制,形神兼备、意境深远,知、情、意、行相统一的艺术品,才能传递我们的美学精神,才能寻找到久已消逝的艺术灵韵。比如作品的呈现方式与材质的选择,在一定程度上,体现着摄影师的特色影像表达方式和地域文化,也是传承中华美学的一种样式。我曾经使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田桑皮纸输出摄影作品。用丝路上传统手工纸,还原丝路影像文化,在历史感中呈现艺术,既使影像具有了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,也体现了我们的传统文明。这也只是一种探索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,中华美学涓流不息,摄影拥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。
米兰﹒昆德拉在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上写道“最沉重的压着我们,让我们屈服于他们,把我们压在地上”,其实当我们被压在地上时,也是最接近生活的时刻。于是,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就了最具强盛生命力的影像,负担越重,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,也就越真真切切,我渴望生命之“重”,渴望贴近大地,渴望这种对生命的真切。米兰﹒昆德拉的这段伟大的语言暗合了我心里面多年来对生命,对影像、对美学的思考。没有担当,没有责任、没有负重的话,人就和空气一样,会迷失方向。所以,人还是要有担当,有责任,有负重,才能自由地凝视生活,凝视社会,凝视生命,甚至凝视灵魂,探究未知。以摄影艺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,任重道远,需要同仁们勠力同行,不断探索,不断实践,不断推陈出新,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彰显中华美学永不褪色的精神与价值。